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软件开发的几个阶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软件开发的几个阶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软件开发过程一般有几个阶段?
软件开发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通俗的讲就是决定做个什么样的应用来解决用户痛点。
2.需求分析
在确定了软件开发可行性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需求分析。
3.软件设计
一般分为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此过程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4.程序编码
根据上个阶段得到的软件设计蓝图,对具体功能进行开发。
5.软件测试
这个过程中是通过测试来保证软件的开发质量与软件的可用性。整个测试阶段分为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从第一台计算机上的第一个程序开始到实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以前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初期。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比较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为数值数据,以个体方式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第一阶段只要研究科学计算程序与工程计算程序、服务性程序和程序库,人们对与程序有关的文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点考虑程序本身。
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
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到软件工程提出以前是软件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研究对象增加了并发程序,并着重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加强,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逐渐走向合作方式。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软件工程提出以来)。
由于大型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工程性的任务,采用个体或合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很难完成任务,只有采用工程方法才能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编制软件的需求,因而在1968年的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软件工程的概念。40多年来,软件领域的工作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软件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程序设计程序,系统软件,工程软件,所指程序程序及说明书程序、文档、数据程序设计语言汇编及机器语言高级语言软件语言软件工作范围程序编。
国内企业软件开发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两个模式来回答。
第一个模式是传统企业软件开发大概分这么几个过程:
1、业务获得:即找到有软件开发需求的企业。这在传统的模式中往往靠的是“关系”,而且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定制化开发;
2、需求调研:也就是说,某客户企业有软件需求,那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哪些业务呢?这就需要仔细调研。这个过程就叫做需求调研。
3、需求分析:调研回来的需求是散的,不成体系的,但落到软件上该如何实现?得有一个体系和功能,于是这个过程就叫需求分析。
4、设计原型图:产品经理根据分析出的需求,形成产品的原型图,然后交给开发人员去按图开发。
5、开发过程:然后就是开发过程了。此处省略一万字。
6、软件测试:软件开发出来以后,就要开始测试,测试哪些环节或功能存在问题,然后即时解决。
7、上线与交付:当测试合格以后,就交给客户使用了。
但自从SaaS诞生以后,这种模式就稍微做出了改变,即开启了第二套模式:新时代里,关系户合作模式越弱化了,那新型公司靠什么去获得客户呢?靠市场分析与产品运营。那么,一套新的模式也随之产生:
1、市场需求调研:定制开发是一方面,但企业永远不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样等着客户的到来,所以互联网催生了新模式:主动去找客户。于是就产生了市场需求调研,主要是调研市场上现在哪些需求旺盛。
2、产品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后,公司决定针对某一具体需求开发某种SaaS软件,这就是产品设计。而这个软件涵盖了某一领域绝大部分的通用功能。
3、产品开发:有了原型图,有了设计,就开始进行开发。
4、产品测试:仍然要经历产品测试的过程。
5、产品运营:产品有了,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做出来的,但怎么把产品和有这些需求的客户联系在一起?这就诞生了一个新职业:运营。运营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产品进行包装定位及宣传,让有此类需求的客户认知产品、了解产品、最终产生购买意向。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过去的等项目来开发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去按需生产产品,并主动让产品与客户发生联系,变成了主动式经营。所以,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大量创业公司诞生了,市场开放了,给了每个人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软件开发的几个阶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软件开发的几个阶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